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全球化视域下世纪印度现代艺术教育发展的困境(2)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国家支持和教育模式方面的转变 尽管印度艺术教育体制不完善和教师队伍培养体制缺失,但印度现代艺术教育依然蓬勃发展,这与经济全球化下,印

三、国家支持和教育模式方面的转变

尽管印度艺术教育体制不完善和教师队伍培养体制缺失,但印度现代艺术教育依然蓬勃发展,这与经济全球化下,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艺术交往面的扩大是密切相关的,体现在政策上就是国家加大对艺术项目的支持力度,教育机构增加艺术教育课程,完善教育模式,增强艺术学科与其学科的互动性,积极与外国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培养专业人才;艺术教育工作者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艺术创作和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从在教育认知上也发生转变,由以教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作引导为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认知能力。

印度历史上有两件事改变了印度艺术教育的面貌,首先是在殖民时期的印度建立了欧洲风格的学校,他们的教学和艺术展示系统将艺术赞助从王室中转移了出来,更多的争取到了社会的赞助。第二个摄影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艺术教学方法,机械印刷促进了艺术图像的生产,神话、小说、民族主义和现实生活一起形成了印度艺术视觉领域。20世纪末,印度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发展都超过了70年代和80年代,国家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艺术的发展,政府一直通过资助博物馆、画廊和展示传统艺术节日来促进艺术发展。提升艺术教育在大学、中学、小学、私立美术机构的地位,增加新的艺术出版社如art India、art & Deal、art等,举办年度国家艺术展览和承办世界性的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等。一方面是为了积极争取国外的艺术话语权,另一方面是不断满足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艺术消费,这也间接扩大了人们对艺术的兴趣,进一步认识到艺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机构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课程方面多了多重调整,艺术教师的身份逐渐发生改变,由教学到引导艺术创作,教师不再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话语的积极指导者。

传统的印度艺术教育就像西方大师工作室的学徒制一样,是建立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的,一个大师决定教学风格和内容,学徒只能严格学习,这种模式容易就僵化。虽然印度艺术教育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由印度艺术学校的教学方法构成的,但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印度艺术教育不可能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理查德·a·恩格尔哈特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艺术被用作教育工具时,艺术教育的益处会成倍增加,这就是“艺术教育”(art -in- education)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艺术被用作教育学生其他学科的工具。这种方法超越了艺术教学或将艺术科目纳入课程(艺术教育),尽管技术技能和审美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所以这也为印度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增加了互动性,形成交叉学科,促进印度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20世纪印度现代艺术教育之路尽管相当坎坷,但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其教育质量和教育规模还是有了质的飞跃,这得益于国家支持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树立正确的艺术课程观念,教授学生学习艺术历史,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传统,让他们意识到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和艺术家如何进行思考,如何创作作品,意识到这些作品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学生们所关心的是他们在考试中如何取得好成绩,在某种程度上,这并没有传达出一种正确的信号,即“理解艺术史对于每个学习艺术的人来说都是绝对必要的,艺术、文化、传统和艺术史是密不可分的”,这不是印度独有的问题,中国与印度曾有着相似的历史状况,印度20世纪所面临的的艺术教育困境仍然值得我们思考,而其所进行的相应转变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Ganesh,K,& Thakkar,U. Culture and the making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India[M]. New Delhi, India: Sage

[2]Kramrisch,S. The art of India: Traditions of Indian sculpture, 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M]. New Delhi, India: Orient Book

[3]Kumar,K.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post-independence India: Looking towards the future[M]. Edinburgh, UK: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Centre for South Asian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qikandaodu/2021/0223/657.html



上一篇: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和特色构建
下一篇:浅论现代水彩画的美术学价值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 | 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农业现代化研究版面费 | 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 | 农业现代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