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现代化研究》栏目[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刊物[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征稿[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数据[09/07]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各地发展智慧农业见实效 一是新产品新技术蓬勃兴起。现代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环节、各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农业数
各地发展智慧农业见实效
一是新产品新技术蓬勃兴起。现代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环节、各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农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加快向智能化转变,不断研发出田间作物墒情、苗情、病虫情及灾情监测等方面的智能识别系统和耕种收环节的智能机器人。特别是自动化采收装备、农业传感器、摄像头监控、病虫害监测预警等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
主持人: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各地有哪些智慧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探索?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国外大量利用空天地技术和气象数据,实现农田信息的快速精准获取和智慧化管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5G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分卫星和北斗定位系统的应用,有望实现作物和动植物生长信息的实时动态获取,并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动态调控以及肥水药精准喷施。
四是农业管理信用化、安全化。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将农业生产、流通、交易、消费等环节数据全部上传并储存到区块链共享分布式数据库中,形成可供消费者、采购商查阅的不可篡改的账本,使农业管理信用化、安全化。
三是农业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协同化。通过农业云计算平台,将分布式农业生产系统、物流系统、交易系统和消费系统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消费各环节和主体工作协同优化。
山东淄博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聚焦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旅融合发展、夯实基层基础五项重点任务,聚力建设智慧共享“云大脑”、高效优质“云产业”、区域中心“云市场”、便捷普惠“云金融”、新型服务“云乡村”。2021年整合设立45.4亿元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40个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86亿元,建设典型应用场景30个、智慧小镇10个。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舌尖上的绿色与安全”。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设备对土壤、大气环境、水环境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使之符合农业生产环境标准;生产各环节也可按照一定技术经济标准和规范要求通过智能化设备进行生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实时精准检测农产品品质,保障最终农产品符合相应质量标准。借助互联网、二维码、射频标签、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绿色与安全”。
智慧农业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达国家在智慧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有以下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浙江自2019年起,率先在全国试点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围绕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流通营销、技术服务等环节开展数字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与综合运用。经过几年实践,2021年相继发布数字农业工厂、数字渔场、猪场数字化等建设指南。德清县水木蔬菜工厂将先进技术融入生产管理、产品营销、质量控制、生态保护等环节,实现年产番茄200万公斤,效率是传统大田的30倍;桐乡市华腾牧业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耳标、区块链等技术助推畜牧业数字化变革,打造更安全、高产能、全自动的养殖环境,省工80%、节水60%。
智慧管理以系统最优为目标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智慧农业的特点,都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结合本国农业生产实际开展智慧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充分发挥智能农业装备作用,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等技术,将作物—土壤—环境—气象—装备—人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筹考虑,实现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的智慧化管理。
第一,以提升生产力为起点,解决农业生产瓶颈问题为抓手。荷兰、以色列等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施无土栽培和精细化喷滴灌系统。日本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严重不足,其大力发展农用无人机和农业机器人,大幅提升作业效率。我国南方同样面临着劳动力短缺、丘陵山区农业无机可用,应开发多功能小型作业装备,实现机器换人,解决丘陵山区的机械化作业问题。粮食主产区应实施全程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发达地区可研究建立无人或少人农场、果园、牧场、渔场等,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zonghexinwen/2022/0518/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