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现代化研究》栏目[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刊物[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征稿[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数据[09/07]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三是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从国家层面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政务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从国家层面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政务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格局基本形成。从各地实践看,安徽、浙江、江苏、广西等地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相继建成了大数据平台,浙江正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进“三农”数字化改革。
发展智慧农业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康春鹏(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员):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农业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转型,消费互联网不断向产业互联网延伸和拓展。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0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为22.5%,其中,大田种植18.5%,设施栽培23.5%,畜禽养殖30.2%,水产养殖15.7%。近年来,我国智慧农业逐渐落地见效,智能化、无人化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以下亮点。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为世界上农用无人机喷药第一大国的日本,其主要将农业物联网作为信息源,大量应用农用机器人,不断追求农业生产省力化、精细化,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
第二,实施标准化规划和作业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发达国家的农田、果园和牧场实施标准化规划和精细化管理,为大规模高效率利用智能农业装备创造了条件,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产量和品质。我国的农田、果园和牧场需尽快推进标准化规划,制定标准化作业规范,研制高效率配套作业装备,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智慧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场以智慧农业为表现形态的农业智能革命已经到来。本期邀请相关专家围绕智慧农业问题进行探讨。
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zonghexinwen/2022/0518/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