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鲁迅立人思想研究综述(4)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缺少对鲁迅“立人”思想历史际遇问题的有效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立人”思想的短板。因此,加强对相关史料的搜集与利用,梳理出“立人”思想在

缺少对鲁迅“立人”思想历史际遇问题的有效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立人”思想的短板。因此,加强对相关史料的搜集与利用,梳理出“立人”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历史际遇,是当前研究“立人”思想的重要课题之一。

2.鲁迅“立人”思想价值研究现状

关于鲁迅“立人”思想的历史价值研究,大多数学者都给予高度评价。有的学者从“立人”思想对鲁迅自身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作用的角度出发,指出“立人”思想的诞生不仅标志着鲁迅先生完成由传统文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还预示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迎来走向精神自觉的新时期[18];有的学者则从反封建与思想解放的角度出发,指出“立人”思想强调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不仅在帮助国民解除封建礼教的束缚,实现思想解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意义[19];还有学者从“立人”思想对近代中国现代化作用的角度出发,给予“立人”思想以高度肯定,指出鲁迅“立人”思想从不偏不倚的“中间物”立场出发,不仅强调人的核心地位与价值,也为近代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实验的道路[20]。

关于鲁迅“立人”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鲁迅提出的以“人”为出发点与核心的“立人”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有的学者从当前中国面临的冷漠、欺瞒等人文精神现状角度出发,指出鲁迅“立人”思想具有促进个体追求诚信,承担民族责任,健全国民性的现代价值[21];有的学者从为加强我国文化与教育建设事业角度出发,指出鲁迅“立人”思想是我国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价值目标的思想基础,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有着重要启示,将鲁迅“立人”思想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辨别力[22];有的学者则从提高知识分子及党员干部责任感与使命感角度出发,指出“立人”思想的当代价值还在于,它要求知识分子与党员干部在参与现实政治活动过程中要保持人格独立,坚守底线,始终牢记为实现人的自由而战的目标与使命,即“立人”思想还对现代知识分子和党员干部提出了严峻考验和要求[23]。

综上所述,学者们已打开了多样化研究鲁迅“立人”思想价值的大门,不仅对鲁迅“立人”思想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入考察与科学评价,也将鲁迅“立人”思想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对鲁迅“立人”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但二者结合度还不够紧密,相关理论成果与实践也比较匮乏。因此,加强对鲁迅“立人”思想当代价值的挖掘,提高“立人”思想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结合度,提高“立人”思想的实践性,仍是当代研究鲁迅“立人”思想的学者们所要钻研的重要课题。

三、结语

通过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主要呈如下特点:一为研究成果丰硕,但研究视角缺乏多样性。虽然学界对“立人”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出现多册相关图书和诸多相关论文,在纪念鲁迅先生的相关学术会议上也是被热议的重要话题,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都从文学研究视角出发,对中国近现代转型的大背景关注较少。二为研究内容全面,但研究缺乏系统性与时代性。当前,学者们已对“立人”思想的来源、构成、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与价值等,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充实了“立人”思想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的系统性与时代性仍存在明显不足,不仅未能全面准确地体现出“立人”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也未能充分体现出“立人”思想的时代价值,而且关于“立人”思想的构成、分期、目标等内容也仍存在较大争议。

因此,学界应进一步深化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视角,完整梳理鲁迅“立人”思想的重要来源,以及相关重要思想在鲁迅“立人”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究鲁迅“立人”思想的科学组成部分与发展阶段,整理鲁迅“立人”思想诞生之后的历史际遇问题,总结鲁迅“立人”思想在各个主要时期的传播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归纳鲁迅先生关于“人”、“立人”内涵、“立人”目标、“立人”路径的分析。这些研究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深化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明晰鲁迅“立人”思想的当代价值,推动鲁迅“立人”思想自身的发展;更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大众思想的再发展,增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qikandaodu/2021/0222/652.html



上一篇:论重写文学史思潮中的现代化问题
下一篇:丝网版画在室内装饰绘画中的应用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 | 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农业现代化研究版面费 | 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 | 农业现代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